凉山特产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梁山特产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关于端午的古诗大全
关于端午的古诗大全
提示:

关于端午的古诗大全

一、《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译文: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好像也在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二、《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译文: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三、《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四、《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五、《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端午的古诗
提示:

端午的古诗

端午的古诗有:《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除此之外还有: 1、《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3、《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4、《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5、《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6、《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几首
提示: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几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
1、《端阳采撷》: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3、《端午》宋·文天祥: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4、《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律·端午》: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6、《端午日赐衣》: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五月五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
提示: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首如下: 1、《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清·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2、《己酉端午》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端午日》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5、《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宋·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6、《同州端午》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7、《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8、《端午独酌》宋·杨万里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9、《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0、《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兼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的古诗10首
提示:

端午节的古诗10首

您好,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端午节以纪念屈原、祈求健康为主题,与之相关的古诗词也是不少。下面是十首经典的端午节古诗:1.《九江好景会》 陆游端午未至先闻鼓,九江好景会东湖。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绿。2.《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临江仙·滁州送范倅》 杨万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清平乐·端午》 唐婉红日峥嵘万里晴,竹风吹出节庆声。端阳佳节人团圆,幸福美满乐无边。5.《浣溪沙·端午》 文天祥龙舟竞渡赛英豪,端午佳节喜团聚。屈原忠魂祈安康,百姓欢度乐融融。6.《端午》 王之涣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五月岳阳楼,人间能得几回呼。7.《端午日闲居》 韩愈端午日,闲居一日。人事全非,惟有蜀江水。年年此日,为君一醉。不知何处,能有几多愁。8.《九日登高》 陶渊明九日登高何所似,一川烟草惹秋色。遥望洞庭山水翠,白苹红蓼自开怀。9.《端午》 白居易端午节,热闹非凡。赛龙舟,快乐无边。【摘要】
端午节的古诗10首【提问】
您好,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端午节以纪念屈原、祈求健康为主题,与之相关的古诗词也是不少。下面是十首经典的端午节古诗:1.《九江好景会》 陆游端午未至先闻鼓,九江好景会东湖。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绿。2.《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临江仙·滁州送范倅》 杨万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清平乐·端午》 唐婉红日峥嵘万里晴,竹风吹出节庆声。端阳佳节人团圆,幸福美满乐无边。5.《浣溪沙·端午》 文天祥龙舟竞渡赛英豪,端午佳节喜团聚。屈原忠魂祈安康,百姓欢度乐融融。6.《端午》 王之涣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五月岳阳楼,人间能得几回呼。7.《端午日闲居》 韩愈端午日,闲居一日。人事全非,惟有蜀江水。年年此日,为君一醉。不知何处,能有几多愁。8.《九日登高》 陶渊明九日登高何所似,一川烟草惹秋色。遥望洞庭山水翠,白苹红蓼自开怀。9.《端午》 白居易端午节,热闹非凡。赛龙舟,快乐无边。【回答】

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
提示:

端午节古诗大全50首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小重山·端午-元代·舒_,摸鱼儿·午日雨眺-清代·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竞渡-宋代·黄裳。 端午三首-宋代·赵蕃,端午-唐代·文秀,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端午日-唐代·殷尧藩,已酉端午-元代·贝琼,端午-唐代·李隆基,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和端午-宋代·张耒,屈原塔-宋代·苏轼,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同州端午-唐代·殷尧藩,登北邙山二首其一-元代·杨果。古采莲曲-元代·刘致,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代·陈与义,南乡子·端午-宋代·李之仪,午日处州禁竞渡-明代·汤显祖,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老牛叹-元代·杨果,贺新郎·端午-宋代·刘克庄,潭州-元代·陈孚,六幺令天中节-宋代·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