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特产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梁山特产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1949年的经济状况
1949年的经济状况
提示:

1949年的经济状况

1、1949年,与1948年相比,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争,使长期萧条的国民经济急剧上升,经济开始复苏。全国开始一片废墟,重工业、钢铁、机械、兵器的生产价值再创新高。2、造成原因:1.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缓慢。落后的生产方式。没有政策支持。国民经济整体基础较低,1949年受到政策的扶持和鼓励。2.长期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和国民政府与美国签署的最惠国待遇,使中国民族企业受到外国企业的压制,缺乏竞争力。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和平共处,但婺源人不承认屈辱外交。3.过去,有多年的战争和经济萧条。人们过得不好。企业发展不稳定。199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全给了企业发展的空间。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人民齐心协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拓展资料:一、中国近代早期80年的早期现代化历程 什么是中国的现代化?简而言之,它是指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清末民初,中国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同时,也开启了早期现代化的历程。 1.开场白开始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唤醒了少数先进中国人到中国去的梦想,并萌发了林则徐、魏源是向洋人学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的新思潮。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干撰写的《高级管理的新篇章》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现代化计划,但它只是洪干在香港亲身经历的产物。学习国外或者《资政新篇》只是提出想法和意见,都缺乏实践,只能说刚刚拉开了早期现代化的序幕。2.第一阶段:洋务运动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大背景下兴起的,其目标是自我索取财富。其本质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和采用西方资本主义机器、设备和技术,建立现代军民工业(海运、采矿、冶炼、纺织等)。).这是中国第一批现代化工业企业。洋务派还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作为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并没有达到自强不息、抵抗外侮的最终目的,但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使中国进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触及中国的旧制度、旧生产关系。 3.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最初是在甲午战争后发展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进入政治舞台;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这是资产阶级新运动和民主革命兴起的阶级基础和背景。 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魏亮的新学派主张根本变革(核心是提倡民权和建立房子),旨在救亡图存。并使中国一步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此后,中国近代史从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虽然维新派的思想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压制下很快失败,但他们的思想代表了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既是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尝试。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根据欧美现代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现代民主国家。《中华民国临时宪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确立了主权属于人民的政治原则。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成就。4.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反对独裁,主张从西方社会引进现代文明,提倡平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反对独裁,主张从西方社会引进现代文明,提倡平等和人权。民主和科学这两个口号,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的统治地位,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一种趋势。 总之,1919年以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起步,逐步深化。在接下来的30年里,虽然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加深了,但发展缓慢,收效甚微。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距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很远。

1949年的经济形势?
提示:

1949年的经济形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多年战乱基本结束了,但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一,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国民党军事较量失败后期,大量破坏工厂基础设施,极力搜刮金银钱币,加上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第二,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中国长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中国关税不能自主、“自由贸易”受限制使得中国一直未能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在帝国主义的长期抢夺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收刮下,造成工农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第三,物价飞涨。在国民党政府滞留大陆的最后一段日子里,由于维持大量军费开支,连年出现巨额赤字。弥补的唯一办法,就是滥发纸币,其结果是,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法币和金圆券,形同废纸。旧中国的军、政、公、教人员,加上灾民和城市失业人员,数以千万计,需要接管。造成粮食、棉纱、化工、五金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 扩展资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具体做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评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城市增强了企业活力,工业得到发展,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