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特产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梁山特产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歼10和歼11B是哪个飞机制造厂研制生产的?
歼10和歼11B是哪个飞机制造厂研制生产的?
提示:

歼10和歼11B是哪个飞机制造厂研制生产的?

歼10--是中航一集团旗下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造

歼11--是中航一集团旗下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制造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沈飞集团公司1951年6月29日正式创建,被命名为“国营112厂”。1957年6月15日,启用厂名――国营松陵机械厂。1979年6月5日,改称国营松陵机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更名为沈阳飞机制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在原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基础上,裂变组建了沈飞工业集团,公司更名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集团公司)。

   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正式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先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Ⅰ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教练机--歼教6飞机;第一架高、中、低空侦察机--歼侦6飞机;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飞机--歼8Ⅱ型飞机;第一架空中受油机。50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先后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成飞(集团)公司,始建于1958年,1998年改制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具有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能力。
  公司占地500多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5000多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约占职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公司资产总值50多亿元。拥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航空制造水平的高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是国家“CIMS应用领先奖”企业;公司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第三方的认证、注册;公司生产的军机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金质奖、国家授予的大型复杂武器金牌;生产的汽车模具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生产的包装机械获得了中国国际包装技术展览会金奖,生产的洗涤设备获得了国家银质奖;并成为国际民机部件转包生产优秀承包商。
  公司创建40余年来,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良好业绩。先后研制生产20多个型号的军机数千架,累计出口飞机数百架;公司已连续二十多年保持盈利;同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歼11b战斗机为什么产量哪么低
提示:

歼11b战斗机为什么产量哪么低

【主要是发动机问题】,J11B用的是WS10,但黎明厂在质量控制方面没做好,故障率高,甚至出现了喷零件的问题,造成第一、二批交付的飞机被空军拒收,大量趴窝,因此产量低;虽说进口了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同时也在混用国产的WS10A ,WS10A性能虽说略好于AL31F,但是却面临很多问题,产能低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生产不了多少,【而且可靠性好像有点问题】,总之技术不太成熟。沈飞的歼-11B生产速度缓慢,与歼-10每年装备一个团的生产速度相比,尤其如此。
最近国产发动机有新突破,一旦测试合格,歼11b系列就会量产,估计在2年内会量产。

由于包括发动机在内的零部件故障率等因素,歼-11B和歼-11BS装备部队1-2年来,可能未形成有效的战备态势。消息人士称,歼-11B在测试阶段,曾出现中途返航、震颤等现象。
2006年以来,歼-11B/BS的生产并不顺利。2006年第一架歼-11B试飞,直到2007年,该公司尚未批量生产歼-11B/BS。卫星照片显示,厂内的批量生产应该是在2008年,2009年3月19日,机场都没有出现大批的歼-11B,2009年4月,机场出现了16架歼-11B,其中两架是海军涂装,其他是空军涂装。2010年4月5日,机场出现21架歼-11B/BS,1架歼-15样机。歼-11B/BS中只有一架海军涂装。2011年3月17日,机场出现了25架歼-11B/BS,其中14架是海军涂装,还有一种说法是歼-16,现在看来,歼-16应该只是处于试飞阶段。2011年为海军生产歼-11BS,意味着2010年以前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有可能得到部分解决,否则海军不会接收。部分歼-11BS换装的是WS10A国产发动机。
全部歼-11B/BS的生产数量,从2006至2011年的6年间,只有62架,即16+21+25架。其中,不排除数字是部分重迭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截至2011年,所有歼-11BS/B的生产数量尚不能装备3个整团。从上述歼-11重型战斗机的生产可以看出,沈飞一直未能进入稳定的量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