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中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①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
—— ②说明卡拉玛已完全进入情境,忘记了自己在表演,忘记了底下有观众。说明她已完全融入艺术的角色中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巨著,它并不好读,常常整页的文字,连段落都没有,叙述的不仅有情节,还有大量的思想斗争。
和陀爷的另一部小说《罪与罚》一样,《卡拉马佐夫兄弟》也提到了杀人,或者说杀人也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但这并不是推理侦探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宗教与哲学意味更强。
让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主要的故事梗概:老卡拉马佐夫是一枚恶棍兼流氓,贪图第一任妻子的嫁妆,娶了她,生了长子米佳之后,她患病去世。
老卡又娶了第二任妻子,这女人相继为他生下了二儿子伊万、三儿子阿廖沙之后,也去世了。也不知这老卡是不是克妻。
老卡是位只管生不管养的父亲,三个儿子都是由亲戚或仆人养大。
除了这三个儿子外,老卡还有一位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这家伙出生时,伴随着母亲的死亡,他便由老卡的仆人夫妇养大。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老卡的儿子们也相差甚远。
三个儿子几乎都是在支离破碎的家庭中长大,没有母爱,更没有父爱,但他们却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长子米佳也是酒色之徒,整日里寻欢作乐,身上有很多老卡的影子。更为可笑的是米佳和老卡共同喜欢一位女子格鲁申卡。
米佳本身就对父亲充满了无限的蔑视,加上心上人也被老爹惦记,更是气得发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米佳用钝器袭击了老卡,鲜血直流后,他仓皇而逃,以为自己成了杀人凶手。
陀爷叙述的方法很特别,没有让真正的凶手及时出现,而是穿插其他的事情,有意阻碍读者的视线,若隐若现地让人们心里不由地产生疑问和希冀,胃口就这样一直被吊着。
杀死老卡的真凶是他的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这家伙正好目睹了米佳的行为,而他则是过去抢了老卡的钱,并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这个私生子也是一身恶习,他最后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短暂而又混乱的一生。
小儿子阿廖沙长大后去了修道院,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受人爱戴的长老。小儿子是真善美的化身,让人不禁感慨,老卡怎么配拥有这样的儿子。
在修道院,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拜见长老,寻求某种释疑或解脱,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这些百姓遇到的种种生活困扰,再通过长老的布道,让人们的内心回归平静,这里面充满了宗教与信仰所散发出来的力量。
该书中的女性远远少于男性,但,格鲁申卡,值得一提,毕竟这是父子二人共同喜欢的girl。
格鲁申卡出身贫苦,寄人篱下,是个面黄肌瘦的毛丫头。也许是生活所迫,过了青春期,她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便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精于算计的妖艳女郎,她的生活开始放纵,她让许多人着迷,她周旋于老卡父子之间,她还打算嫁给一位波兰军官。
但,这样一位风尘女子,在面对阿廖沙时,她竟然敞开心扉,大胆的表白,这表白不仅仅是她对阿廖沙的信任与喜欢,也包括她对自己某些不光彩行为的忏悔。
让我们看看格鲁申卡准备去找波兰军官之前和阿廖沙会面时说的话吧,二人的对白真情实感,每次读到这一段,都能感受到那颗鲜活的灵魂。
格鲁申卡:“阿廖沙,我的小天使,到我身边来,请你告诉我,我到底要不要爱那个人呢?我这颗心呀真犯贱,为我这颗犯贱的心干杯!我打算饶恕他,五年来,我流了多少眼泪啊,我简直爱上了我的眼泪,说不定,我爱的根本不是他,我爱的只是我的受人糟蹋!”
格鲁申卡:“阿廖沙,难道你要走吗?你把我整个人都唤起来了,使我痛不欲生,现在又让我一个人留下,又是这漫漫长夜!我的小天使,你过去为什么不来,我一辈子都在等像你这样的人,我知道肯定会有一个人跑来宽恕我的,我相信总会有人爱上我这个坏女人的,他不单是为了做那见不得人的事情。”
阿廖沙:“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呢?我给了你一颗葱头,一颗小得不能再小的葱头,就这么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啊……(一颗葱头是一个故事)”
格鲁申卡是位热烈的女子,让人想起《静静的顿河》中,那位痴迷格里高利的女子,在寒冷的俄罗斯土地上,和这样的女子生活在一起,就好像住在了碳火旺盛的暖房里,怎能让人不动心?!
小说的结局,米佳被去流放,伊万病重,阿廖沙继续修道院的事业。在阿廖沙心中,两个哥哥都在作践自己。
每个人在阿廖沙面前,似乎都会把心中真善美的一面露出来,阿廖沙就像一面善的镜子,让人照到自己的真善美,哪怕并不多。
小说中除了卡拉马佐夫父子外,那位长老,即佐西马神父,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宗教信仰借助他的语言,在人民群众中传播,他说了太多的经典言论,有的一句话就是一盏长明灯,或是一座灯塔,给黑暗中的人们希望与力量。
小说的思想性极为深刻,到处都是拷打灵魂的语言,比如,什么是地狱?它是一种因不能再爱而受的痛苦。比如,并不是奇迹产生信仰,而是信仰产生奇迹。比如,不要说谎,要去爱,热烈地爱!
有的小说靠情节取胜,有的小说靠文字取胜,有的则靠思想取胜。在这部长篇里,情节似乎只是一条线索,人物不全是为情节服务,人物是思想与信仰的载体。陀爷让每个人物生动饱满的目的,也许就是为了引导人们尽可能地探索或走上那条真善美的道路。
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我想从我从这本巨著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即——【关于坨神内心的真善美】——也就是书中作为善的化身的阿廖沙,以及伊柳沙和他的小朋友们。他们象征着人性中善的一面,我觉得这人性中的光辉。
这是我在即将看完这本很厚的作品时,给我带来巨大感动的精神。对我而言,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当属最后两章,我后面主要说最后一章。
这本书关于这个看起来与弑父有关的凶杀案故事里,出场的人物并不多,可能对于有阅读障碍的人而言,人名略微有些长;这个故事性并不强的故事,是一场善与恶、爱与恨、理性与癫狂、上帝与魔鬼(如果真的有魔鬼的话)、存在与虚无交织的风暴,它急促、猛烈、宏大,似乎还有灵性,它能窥探读者的内心。
“上帝是否存在?”
“到底有没有上帝?”
“如果没有上帝,那也必须创造一个上帝”
“如果没有上帝,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
这些直面终极问题和冲击灵魂的对话,我们也许很难真正的理解背后的东西。
但在这场混杂着血液、黄沙与泪水的风暴过后,各个主人公在内心纠葛的爆发之后,老陀带着我们还有那帮纯真的少年们,与主人公阿廖沙一起,为名叫做伊柳沙的少年完成送葬。
“我愿为真理献身”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有资格命令我那就是你,阿廖沙”
这是来自伊柳沙的小朋友郭利亚的呼喊。
在这个故事里,100多年前的古稀老人,带我们直面上帝、长老、杀人凶手,在惊心动魄的结束之后,他却带领我们重温我们都珍存过的宝贵的少年回忆。这真是令人无比感动的。
作者安排他的主角阿廖沙,带着那群所有送葬伊柳沙的少年们,来到伊柳沙生前希望父亲“把他葬在那块巨石旁”的巨石处,他深情的告诉少年们:
“诸位,在这里,在这个地方我有些话想对你们说”
“首先,我们永不忘记伊柳沙,我们彼此间也永不忘记,以后我们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今后二十年后我们不见面,我们将仍记住曾在一起为这个可怜的小朋友送葬,他是个出色的小朋友,善良而勇敢,有荣誉感,为父亲遭遇的侮辱感到痛心、不平,并奋起反抗。”
“今后即便我们忙于种种十分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遭到多大的不幸——都永远不要忘记,当年我们被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联络在一起,这种感情使我们自己也变得可能比实际上的我们更好”
“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心最有益的感受,莫过于某种美好回忆。如果能带着很多这样的回忆走向生活,这个人便可能终生的得救”
“是的,当初我们曾那么善良、勇敢和正直”
“一定会这样,卡拉马佐夫,我理解您的意思,卡拉马佐夫!” 少年们回答道。
“永远这样,一辈子都手拉着手!乌拉,卡拉马佐夫!”郭立亚再次欢呼,孩子们也跟着他再次欢呼(这是全书最后一句话)。
本书最后这一章阿廖沙说的这些话,其实说的很直白,同时也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我觉得也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三观。在历经了炼狱般的心灵风暴后,老坨带读者重温了少年时代特有的纯真,我觉得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这个道理,人生来固有的善的成分,是支撑人的一种力量。
在复杂人性的碰撞后,残酷的故事结尾,是无比温暖和纯洁的结局。当少年们完成给少年送葬,他们也将走上各自人生路。但他们心中的少年将仍然继续活着,Never grow old。
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他一生历经艰辛,经历大起大落,在人生的最后鸿篇巨作的结尾,缅怀了自己心中的少年。他化身为阿廖沙,而我们每一个读者都是巨石旁聆听阿廖沙话语的少年,他在历经人生的痛苦与磨难后,提醒我们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善和美好,这是生命的光辉。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观舞记卡拉马姐妹的舞蹈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1、感受是:飞动的“美”。
文中语段:“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2、主要从“身体”、“神态”、“服饰”三个方面来表现的。
文中语段:“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3、《观舞记》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表达对卡拉玛姐妹高超舞技的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11~18段),从身体、神态、服饰等三方面来具体描绘她们舞蹈飞动的“美”。
第三部分(19~22段),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4、《观舞记》中心思想:
作者用精妙的语言展现了印度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民族艺术之根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的内涵。
注:《观舞记》是著名诗人冰心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写的是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来北京的表演实况,浓妆艳抹地描绘了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
观舞记中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观舞记》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著名作家冰心在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后有感而作的。文章以对卡拉玛姐妹的赞美之情为感情线索,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把异国的文化风情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舞台艺术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尽可能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想像空间。使作者在回味文章的同时,仿佛身临其境地欣赏了舞蹈艺术所特有的形体美,以获得语言和舞蹈的双重审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