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的生态习性
(1)水温: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2)盐度: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3)其他因子:pH值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一般不超过1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2毫克/升;24小时内铜离子的半致死浓度为58毫克/升。生活习性: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5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估在池塘边的砂堆里。摄食习性: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繁殖习性: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簖蟹是什么螃蟹?
簖蟹是溱湖特产,是能够爬过“簖”的强壮螃蟹。簖蟹个大勇猛,肉质腴嫩,膏体丰厚。 名字由来: 词典中释义:“簖”是一种将竹枝或苇秆编成栅栏直立地置入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的渔具。 而“簖”字唯一可以组成的词语,是“簖蟹”,而唯一的词组是“溱湖簖蟹”——别的地方的簖蟹都直接叫“螃蟹”,或者叫“大闸蟹”,最多在前面加上地名“×××大闸蟹”,唯独在姜堰溱湖,这里的螃蟹叫“溱湖簖蟹”。
螃蟹有很多的品种,碴子螃蟹和三角的区别有哪些?
螃蟹这种生物生活在海洋里,虽然外观看着吓人,但是在我国餐桌上经常出现,而且我国人民吃螃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周礼·天官·包人》中还有所记载,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对吃真的是有一种执着。而螃蟹并不只有一种,不同的品种外观有所不同,价位和口感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大闸蟹、梭子蟹等,而最常见的就是碴子螃蟹和三角螃蟹。 这两种螃蟹其实都属于梭子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蟹,碴子和三角的称呼属于天津话,是天津人那边对此类螃蟹的称呼。碴子螃蟹指得就是公海蟹,其中个头大的被人们称为大碴子,而个头小的被称为小碴子,乍一听还挺逗。而三角螃蟹就是出于生长期的母螃蟹,也就是未成年的小螃蟹,亦或者被称为叉脐,处于成年期的母螃蟹叫作花脐或大黄,这样的称呼也展现了天津人民幽默逗趣的一种性格。 当然,这两种螃蟹除了在性别方面有所不同外,在外观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三角螃蟹的外观通常为青绿色,并且外面的壳也是三角形,这种螃蟹的肉质紧实鲜嫩,由于是母螃蟹,所以里面的蟹黄也很多,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份就能在海鲜市场看到售卖,价钱并不贵,属于南方的一种特色美食。 而碴子螃蟹属于海螃蟹,外形颜色相对来说是比较丰富的,最常见的就是黑色、花色甚至红色,个头比三角螃蟹更大,肉质和三角螃蟹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营养价值相对来说会更高一些。另外,这两种螃蟹的生产地也有所不同,前者是在东海一带地区生活,而后者是在温度较低的地域成长,由此在价格方面也有一些出入。一般这两种螃蟹买回家后的做法基本都会选择清蒸,这样既能保证螃蟹的原本味道,同时也能通过蘸料来体验海鲜的多种口感,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