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的知识点20个
地球仪的知识点有如下: 1、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2、地轴:地球仪绕着一根固定的旋转轴转动。地轴并不真实存在,是人们假想的轴 地轴穿过地心。 3、北极、南极: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上端的交点代表北极(地 球上最北点),下端的交点代表南极(地球上最南点)。 4、纬线和经线。 5、赤道:在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最大的纬线圈)人们规定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6、纬线与纬度。 7、纬线: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8、纬度: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纬度。 9、纬度的划分:纬度划分的起始线是赤道,它的纬度是0°从赤道向南、北增大至90°,北极和南极各为90°。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10、纬度带(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人们规定,0°到30°为低纬度地区;30°到60°为中纬度地区;60°到90°为高纬度地区。
从地球仪上,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
从地球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是圆的,地轴经过地心,知道地球地7个大洲和5大海洋的位置与具体分布,还知道地球的国际航线,赤道,南北回归线的位置(经纬度)等等。 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由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元朝廷督造,球面上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属于原始的绘制方法。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后,为向中国传授古希腊的地圆说,亲自制作地球仪,并著有《坤舆万国全图》。 受其影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学者李之藻制成一架地球仪。约在崇祯三年(1630年),朝廷也制作了一架地球仪。这些地球仪上绘制了经纬网,扩充了我国此前的地球仪上只有27处观测点的纬度,包括了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整个地球纬度,也弥补了我国此前不知经度的空白,并标注了五洲说,使当朝人能以了解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新知识。 继明之后,喜爱科学的康熙皇帝不仅引进、制作,还熟练使用许多来自西方的科学仪器,使他的天文、地理、数学知识都超出了其他历代的统治者。明、清两朝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英国博物馆。
什么是地球仪?
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扩展资料: 实用功能: 1,演示地球自转偏向力 为了观察地球自转偏向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于地平面,将地球仪北极向上,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二滴红墨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着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 然后你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度原地点滴一至二滴蓝墨水,你就会发现蓝色墨水流动的方向与原来红色墨水流动的方向比较发生了向右改变。 同样将地球仪侧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方法进行两次演示,比较观察,可发生蓝色墨水流动的轨迹与红色墨水流动的轨道相比,向左偏转了。 再将地球仪静止平放,地轴与地平的平行,在赤道上某点滴一至二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的流动沿赤道线而行; 然后在原点再滴一至二滴蓝墨水,并转动地球仪,发现蓝墨水流动轨道与红墨水一致,说明其流动轨道未受地球自转影响。 因此,可以证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为:北半球右偏,南半天左偏,赤道上没有偏向。 2,演示昼夜更替 以电灯或一只强光手电代表太阳,使之与地球仪的球仪心在同一平面上.地球仪绕地轴(地轴北端指向正北方)自西向东转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转一周3600)为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时,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呈反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自西向东旋转,这三种表述是一致的。 由于地球(仪)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电灯或强光手电)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向日为昼,背日为夜。 被太阳(电灯或强光手电)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半夜照亮的半球,称夜半球。向个斗球之间的分界线(两条)合为一个圆圈,叫晨昏线(圈)。 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时,我们会发现太阳直射点从东向西扫过,晨昏圈也随之自东向西有规律地移动,因此地球上昼夜也就不停地更替。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可以演示出地球上有规律的昼夜更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球仪
地球仪的构成是什么?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构成。” 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设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实用功能: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虽然不能像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映地球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却可避免地图上存在着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有关的地球概念,获得地球体的主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