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特产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梁山特产网 > 功效大全 > 正文
马铃薯是什么
马铃薯是什么
提示:

马铃薯是什么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一种茄科茄属的植株。一般情况下一年只能产一次,不像小麦一样一年多产。马铃薯主要食用部位是块茎,我们可将马铃薯的块茎制成土豆饼、米粉、馒头等主食,或是将其作为蔬菜用于火锅、爆炒、煎炸等等。在不同的地区食用马铃薯的方法会不同,在南方主要将其煎成土豆饼,而在北方等地主要将其制成米粉馒头等。 马铃薯繁殖的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育种繁殖,一种为播种繁殖。育种繁殖是选用直径为三厘米左右的马铃薯,最好是带着小嫩芽的,然后将嫩芽向上一个坑放一颗马铃薯,最后用土掩埋就可。为了促进它发芽,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可以在坑底放少量的有机肥。播种繁殖是将马铃薯切块,然后再栽种到土壤中。在此要注意,土壤一定要消毒过的,以免马铃薯感染病菌腐烂。

马铃薯是什么
提示:

马铃薯是什么

马铃薯是土豆,马铃薯又称地蛋、洋山芋等。“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原产于南美洲,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马铃薯生长条件 ①温度: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以日平均气温17℃~21℃为适宜。 ②光照:光照强度大,叶片光和作用强度高,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较高。 ③水分:马铃薯的蒸腾系数在400~600之间。如果总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且均匀分布在生长季,即可满足马铃薯的水分需求。 ④土壤:植株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以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特别是孔隙度大,通气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满足根系发育和块茎增长对氧气的需要。 ⑤营养: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十多种营养元素,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马铃薯是什么
提示:

马铃薯是什么

马铃薯别名叫土豆,也被称为洋芋,马铃薯是目前人类社会的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不少人到餐馆去吃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餐馆有红烧马铃薯这一道菜,他们并不了解马铃薯是什么东西,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 02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03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04 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cm,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05 马铃薯植物的茎和叶是有毒的,甚至马铃薯本身也是有毒的。如果仔细观察过马铃薯,那可能会发现有些马铃薯呈微绿色,这是配糖生物碱的毒性所致。过去有过因为土豆毒性发作致死的案例,虽然很罕见,但多数是因为饮用马铃薯叶或者吃发绿的马铃薯。

马铃薯是什么
提示:

马铃薯是什么

马铃薯是一种植物食材,又名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山西大同一带也称为山药),在南方一些省份,也叫“冬薯”,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 历史起源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